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如何守好“民生水脈”
城市供水是民生“生命線”,供水管網則是輸送水源的“水脈”。WITBEE?萬賓科技?供水管網監測系統,憑借全鏈路感知、智能調度與長效管理,為智慧水利筑起安全屏障,保障每一滴自來水安全高效送達用戶。
一、為何需要監測系統?
傳統供水管理長期受“三難”問題困擾,監測系統成為關鍵:
1.隱患難發現:供水管網深埋地下,管道老化、接口松動等問題隱蔽,往往爆管停水或收到投訴后,才被動搶修;
2.調度難精準:用水峰谷、季節變化導致管網壓力波動,人工調節易出現“高壓爆管、低壓斷水”,既影響供水又耗能耗;
3.漏損難控制:老舊管網漏損率高,大量自來水在輸送中流失,造成水資源浪費與供水成本增加;
4.水質難全控:從水源到用戶端,水質易受原水變化、管道二次污染影響,傳統抽檢無法覆蓋全流程,存在監管空白。
二、全流程監測:從水源到用戶的“無縫守護”
1.水源與水廠:守住水質源頭
水源地部署智能水質監測儀,實時跟蹤pH值、濁度等指標,確保原水安全;水廠內監控過濾、消毒工藝,保障出廠水達標,從源頭阻斷污染;
2.輸配管網:盯緊“水脈”動態
主干管、分支節點、易漏損路段安裝智能壓力監測儀與管網損漏監測儀,實時捕捉壓力波動、流量異常——壓力驟降、流量驟增時,快速判斷漏損或爆管風險;同時用振動傳感器監測第三方施工,減少人為破壞;
3.用戶終端:反饋“最后一公里”服務
居民小區、商業用戶端部署智能設備,記錄水壓穩定性與水質變化,直接反饋供水服務質量,為管網優化提供末端數據支撐。
三、監測系統的核心價值:
1. 智能調度:讓供水“精準高效”
(1)動態平衡壓力:結合實時壓力數據與歷史用水規律(如早晚高峰、夏季用水峰值),自動調節水泵參數與閥門開度,維持管網壓力安全區間,既防爆管又保高層供水,同時降低能耗;
(2)定位漏損點:對比不同節點流量、壓力數據,快速鎖定漏損區域,結合管網拓撲圖標注漏點,助力維修人員精準搶修,縮短漏損時間;
(3)提速應急響應:遇管道爆裂、水質異常,系統立即預警,推送故障位置、影響范圍至指揮中心,輔助制定停水與搶修方案,加快恢復供水。
2. 長效管理:為供水規劃“保駕護航”
(1)養護管網資產:長期記錄管網壓力、振動、腐蝕數據,分析管道老化趨勢,為管網更新改造提供依據,優先更換老化嚴重管道,避免盲目投入;
(2)助力節水降耗:通過漏損分析與用水數據統計,優化供水方案,減少“跑冒滴漏”;結合精準計量提升水費收繳效率,形成“監測-節水-增效”閉環;
(3)支撐規劃決策:積累的用水數據可預測城市用水增長趨勢,為水廠擴建、管網鋪設、設施升級提供參考,讓供水規劃匹配城市發展節奏。
從清晨廚房的第一縷水流,到工業生產的持續供水,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始終在幕后發揮作用。它不僅是智慧水利建設的“技術基石”,更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將“安全供水”的承諾落到實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