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的使用壽命一般是多久?其安全監測通常涉及哪些內容?
橋梁的壽命長短與安全狀況,直接關系到千百萬人的生命安全與區域經濟的血脈暢通。那么,一座橋梁究竟能陪伴我們多久?又有哪些"健康指標"需要工程師們持續關注?尤其在城市生命線安全創新工程與城市更新行動推進中,橋梁安全管理如何提質升級?
一、橋梁不是“鐵打”的
橋梁和人一樣也有“生命周期”。一般來說,一座普通公路橋梁的設計使用年限大約是50年,而鐵路橋梁或者重要城市交通樞紐中的橋梁,設計壽命可以達到100年甚至更久。但這只是設計壽命。如果維護得當,使用六七十年完全沒問題。相反,如果長期缺乏管理、年久失修,有的橋梁可能不到幾十年就出現各種隱患。
除此之外,影響橋梁使用壽命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建造時所用的材料質量、橋址的地質條件、所在區域的環境、是否超負荷使用等。再者,橋梁的“體檢”不是一年一次的事。既然橋梁會“變老”,那時時刻刻的安全監測便是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更佳手段。對此,WITBEE?萬賓科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付出雖然是默默地,但卻為橋梁安全管理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多種技術。
二、安全監測的三大核心
1.位移形變監測
橋梁在長期運行過程中會因荷載變化、地基沉降、溫度變化、外力沖擊等原因發生位移與形變。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依托傳感器可以及時掌握橋梁結構各部分是否出現不正常的變動,有助于預防結構失穩或開裂等隱患。
(1)智能視覺形變儀:通過人工智能圖像算法監測橋梁關鍵部位的變形、位移、撓度,適用于大跨度橋梁和重點節點。
(2)GNSS監測一體機:利用多維度結構健康無損SHM識別技術,對橋梁整體空間位置變化進行實時監測,尤其適用于高架橋和山區橋梁等對空間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結構。
(3)智能位移傳感器:安裝于橋梁支座或連接部位,實時監測橋梁位移數據,幫助工程人員判斷橋梁結構的活動是否正常。
2.應力應變監測
橋梁承受著不斷變化的載荷,如車輛、風力、溫差。這些載荷會在橋體材料內部產生應力和應變。通過對應力應變的監測可以評估結構疲勞狀態、識別裂縫和材料劣化程度。
(1)智能應變傳感器:安裝在橋面、主梁等受力部位,實時記錄拉壓應變數據,反映橋梁在各種載荷作用下的實時響應。
(2)智能裂縫傳感器:實時監測混凝土或鋼結構中的微裂縫擴展情況,及時預警裂縫異常增長,防止局部損傷演化為突然垮塌。
3.振動傾斜監測
橋梁在車輛通過、風振、地震等因素影響下會產生振動和微傾。監測其振動和傾斜狀態不僅有助于分析結構動態性能,還能預警更多突發性事件。
(1)傾角振動監測儀:集傾斜、加速度、振幅、頻率等監測功能于一體,適用于拱橋、斜拉橋等結構復雜的橋型,幫助判斷橋體是否發生不均勻沉降或不對稱振動。
(2)智能加速度監測儀:采用超低噪聲加速度芯片采集技術監測橋梁振動過程中的振動變化,幫助識別結構剛度退化或松動。
(3)智能傾角監測儀:對橋塔、橋墩等垂直構件的傾斜角度進行實時監測,適合用于評估其穩定性變化。
WITBEE?萬賓科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每一次監測、每一個數據傳遞、每一次預警,都是守護城市生命線運行的一環,有效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并提升橋梁監管的智慧化程度。
相關閱讀: